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观看_日本精品a在线_国产一级淫片免费播放_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久2020

news center

行業資訊

介入防護管理制度

更新時間:22/12/05 11:44:12     來源:www.506508.com
    介入操作絕大多數情況下,都是在X射線引導下進行,血管內微創手術的例數在過去幾年中有了明顯增長。隨著手術量的增加,醫務人員職業暴露風險逐漸加大。如何減少輻射劑量,直接關系到病人健康和介入工作者的職業生涯。
    醫生在介入診療中進行射線防護的四大基本方法為:時間防護,距離防護,屏蔽裝置防護,影像設備功能防護。
    時間:因電離輻射對人體產生的傷害具有累積效應,因此,減少受輻照的時間,可以有效降低輻射傷害。進行電影或DSA曝光時,醫護人員需盡量離開手術室,在控制室用手閘操作;記錄患者透視時間,術后對患者接受到的輻射劑量生成報告,并記錄在病例中。
    距離:射線進入人體后,1%穿過人體進入影像接收器,其余80%-90%的射線被病人吸收,10%-20%的射線被人體散射。手術室的醫生、護士、技師受到的射線傷害絕大部分來自散射線,球管同側接收到的散射線較大。
    正位時,把球管置于床下,配合床旁鉛簾,可以吸收絕大部分的散射線,減少輻射到手術室其他地方的散射線。側位時,球管放在無人的一邊,醫生盡量站到平板探測器一側。
    因平板探測器根據接收到的射線,自動調整球管的X射線強弱。所以,平板探測器要求盡量貼近病人,球管盡量遠離病人。
    體型大的患者或身體厚的部位會增加射線劑量,術中可以通過小角度造影,減少X射線穿過病人的體厚,降低射線劑量。
    編輯:P
免責聲明 | 網站地圖 | 城市分站:主站    上海   江蘇   深圳   北京